基本知识
是否医保:否
易感人群:常见于中老年人
患病比例:0.005%
传染方式:无传染性
并发症:黑色素瘤、 雀斑
治疗常识
挂号科室: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
治疗方式: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
治疗周期:4-8个月
治愈率:60%
治疗费用:根据不同医院,收费标准不一致,市三甲医院约(5000——20000元)
温馨提示
尽量少吃辛辣、刺激的食物。例如:洋葱、胡椒、辣椒、花椒
恶性雀斑样痣,又称黑变病性雀斑和限局性癌前黑变病。本病初发年龄在40岁以上。男女无性别差异。常有日晒损伤史。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、如面颈部及手背部。皮损初为扁平黄褐色雀斑样斑点,而后逐渐向外扩展,直径可达数厘米,边缘不规则。病程发展中往往皮损一边有扩展而另一边则自然消退,自然消退部位则呈色素减退斑。皮损颜色可以淡棕色到深棕色,伴有暗褐色到黑色网状斑点。病程较长。约有1/3皮损可出现丘疹,后变结节、出血发炎而成侵袭性恶性雀斑黑色素瘤。
恶性雀斑样痣根据病理形态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1、结节性黑素瘤:不典型黑素细胞垂直向下增生侵入真皮,而不向表皮侵犯。上皮细胞型的黑色素细胞常排成腺泡状;梭形细胞型则类似成纤维细胞,有时作束状排列。
2、肢端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:表皮增厚,含大量色素的不典型黑素细胞巢位于表皮下部,常见梭形黑素细胞。表皮上部也可见paget样的黑素细胞,真皮乳头可见噬色素细胞。
3、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:表皮萎缩,基底层有较多不典型黑素细胞,并向下侵袭真皮,瘤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噬色素细胞含有相当多的黑素。
4、浅表扩散性黑素瘤: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增生,真皮表皮交界处和真皮内可见不典型的痣细胞巢,除上皮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的黑素细胞外,有时表皮上部还可见少数paget样黑素细胞。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。
© Copyright 1992-2022